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适应新技术要求的一流工科专业人才,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于2019年1月12日-18日再次开展校企合作的大规模软件实训。
考试结束后的第一天,学生们又涌进各个实验室,投入了紧张的实训。软件实训即软件的实际项目训练,是手把手的带着学生从头开始完成一个软件项目的过程。如果平时课堂教学的知识点是一颗颗珍珠,那么实训就是把珍珠串成项链的过程。学院针对学生基础为大一到大三各年级定制实训内容,利用暑期和寒假,及时培训最新的主流IT技术。学一门训一门的集中实训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专业兴趣。
十年来,学院的实训覆盖面从计算机系扩展到所有专业,从高级C++这一个模块扩展到大数据技术、高性能计算等十余个模块,利用计算机学科特色,帮助学生在校内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这个探索变成了师生的共识。软件实训成为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2019年首轮软件实训开设了Python与人工智能、Unity3D虚拟现实开发技术等五个模块,本学院共有9个专业470名学生报名参加实训。此外,校内其它学院、与学校合作密切的威海IT企业都有学员报名参加实训。仅Python与人工智能模块(如图所示)参加人数就超过了150人。
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连续多年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软件实训,数千名学生通过软件实训提升了专业素质,提高了就业层次。对毕业生跟踪采访时,学院了解到学生对该项工作的极大的肯定。
十年磨一剑,追求卓越永远在路上。
学院通过连年校内软件实训,进一步明确了一流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纠正了工科教育理科化的倾向。经过多年的校企合作软件实训,持续引进新技术和新案例,学院已经培养出一支年轻的有项目实训能力的师资队伍,奠定了新工科发展的基础。



文/贺红 图/王春鹏 编辑/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