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习近平主席2025年新年贺词在学院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2025年01月02日 10:09    浏览次数:

在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广大师生,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途径收看收听。习近平主席的坚定的话语、殷切的关怀和温情的祝福,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在广大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校区党工委委员、副校长、学院院长刘战强: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讲到“聚精会神抓好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是对我们教育科研人员工作的高度肯定和殷切期望,也是激励我们勇担时代责任、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习近平主席在贺词中提到“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仅有风和日丽,也会充满考验,作为奋斗在一线的教育科研人员,我们要深刻理解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科研创新为核心,紧跟科技前沿,攻克技术难关,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为国家的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与力量。2025年我们将按照习近平主席的指示精神,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高质量发展,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加强青年创新人才培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院团委书记赵海慧:聆听贺词,感动与鼓舞涌流心间。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跃到嫦娥探月的壮举,教育兴邦、科技强国之路越走越宽广。每一项科技成果既是国家实力的彰显,也是教育培养的人才在奋斗中绽放的光芒。2024年,我们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3支团队获省级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学院厚植创新沃土,“互联网+”“挑战杯”等双创赛事捷报频传,获奖数量与质量再创历史新高。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持培养具有山大精神、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新工科人才。为山东大学“以质图强”“全面图强”注入青春机信动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山大篇章。

学院电子系教工党支部书记高翔:在聆听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后,我深感振奋与鼓舞。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不仅回顾了过去一年的辉煌成就,更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蓝图,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主席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望,让我更加坚定了培养优秀电子技术人才的决心。我将带领支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党的教育方针融入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为国家的科技创新贡献力量。我将与支部党员共同努力,为学校的发展和国家的科技进步尽一份绵薄之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

计算机系教工于瑞璇: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回顾了2024年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特别提到我们国家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新成果。作为千千万万的科研工作者之一,我为此感到格外自豪,这也坚定了我们继续勇攀高峰的决心。习近平主席强调“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这让我想到,我们每一位平凡的劳动者都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作为新时代好青年,我们要牢记习近平主席的嘱托,坚定信心,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学习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学院控制系教工徐小龙: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国家发展的坚定步伐和对未来的满怀信心。贺词中提到“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这句话让我感触颇深,它激励着我们每一位机电学院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新一年的工作和学习中。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学院在科研、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成功开展了多项创新项目,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机电专业人才。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位师生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秉承“鼓足干劲,昂扬奋发”的精神,规划新的发展蓝图,加强学科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机电人才。

学院机械系教工王挺侹:2025年新年钟声敲响之前,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如约而至,振奋人心。作为一名山东大学的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仔细聆听新年贺词后,我更加坚定了“为国育贤,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高校教师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国家之基,人才是国家之本。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2021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李志坚:“光荣属于每一个挺膺担当的奋斗者”,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表达了对每一位辛勤付出的奋斗者的由衷敬意。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个人都是主角!习近平主席在贺词中列举了很多教育、医疗、金融等贴近人民生活的、切切实实的事例,生动地诠释了“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的理念!过去的一年里,我牢记崇实求新的校风,打牢基础知识,不断探索研究,努力去成为一名合格的电子工程师。我由衷地感谢曾经帮助和支持过我的朋友们!未来,我将前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服务国家空天领域重大战略需求,以实际行动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加油奋斗,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2021级机械合专业本科生梁子康:习近平主席2025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这句话让我深受触动,作为机械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这份逐热追光的信念贯穿了我的成长与奋斗历程。过去的一年,我和团队在创新实践中不断突破,设计出一款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新型毛细泵,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金奖,项目还成功实现了产业化落地。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创新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将青春热情转化为社会价值的过程。同时,我组织参与了多场科研经验分享会,助力更多学弟学妹迈出了科研探索的第一步,尽己所能传递创新精神的火炬。展望2025年,我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继续追逐创新之光。未来我将进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扎根新能源材料领域,以更大的热情和努力,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一份力量。在新的一年,我将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担当,让青春在创新中闪光!

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澳合作办学)专业本科生黄烁今: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表示“要聚精会神抓好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我参与的“绘乐”团队聚焦儿童音乐启蒙课题,在大赛中获国家级金奖。赛后,习近平总书记给参赛学生代表回信嘱托广大青年,“希望你们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嘱托和殷切期待,让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正如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说到的“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保持“我敢闯,我会创”的大赛精神,秉承山大“崇实求新”的校风,不负韶华,为推动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2022级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阳保江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新成果。”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这更加坚定了我投身科技创新、服务国家发展的决心。在科研探索中,我深刻体会到党和国家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提供的广阔舞台和良好环境,这也成为我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过去一年,我扎根智能机器人领域,围绕机器人导航的难题展开研究。针对导航模型在新场景中的泛化性挑战,我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变知识图推理网络的创新方法,显著提升了导航性能,并将成果发表在中科院一区顶级期刊。展望未来,我将牢记总书记嘱托,秉承山大“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宗旨,以科研和实践为双翼,勇攀科技高峰,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2023级机械专业博士生高媛天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肯定了青年一代的昂扬向上、自信阳光,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的接力棒已然到了吾辈手中,青年人的担当作为变得更加重要了。“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要想担当作为,就要练就铁肩膀、宽肩膀,要常怀有本领恐慌意识,对日常科研精益求精,紧跟科研进展前沿,加大对知识的学习储备。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强调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竞相涌现,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新成果、新发展。我作为一名博士生,研究方向一直聚焦于智能机器人领域,“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未来我将围绕医疗机器人的国产化展开研究,勇挑工作重担,努力突破技术壁垒,争做挺膺担当的奋斗者,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不负韶华、勇毅前行。

学院党委书记王福安:2025年到来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全面回顾过去一年不平凡的奋斗成就,指出光荣属于每一个挺膺担当的奋斗者。展望未来,习近平主席殷切勉励我们要充满信心,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习近平主席指出,2025年,我们要聚精会神抓好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为我们的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充分发挥好党的领导优势,围绕教育强国建设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的智慧和勇气,贯彻好学校“一五七九”发展思路,团结带领全院教职员工,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奋斗决心,全面谋划学院发展方向,推动学院事业创新发展,为山东大学以质图强持续贡献学院力量。